清水祖師信仰與三峽 (原鄉信仰、安溪人的移民背景)
民間信仰是民眾的精神文化,是人類長期在天地間奮鬥下的產物,反映出人們自主性、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精神活動,以神靈的崇拜滿足了世人的生活需求。信仰是民眾在其生活場域中的集體意識及活動,是在他們求生存之過程裡所發展出來的儀式。所以,信仰亦是民眾在集體經驗下所發展的認知與實踐系統。在台灣移民墾拓下,三峽清水祖師公信仰圈的鄉村地方聚落,一樣蘊藏著豐富的民間信仰文化。民間的信仰傳統,儼然是一部漢族安溪移民生活史,為了擺脫對環境恐懼與生命挫折的心靈寄託及感恩,常藉由信仰尋覓生活意義及思想取向。因此信仰不只是神界的崇拜,更是住民歷來藉以安身立命的在地生活基本。
中國大陸東南丘陵的南半部是清代台灣漢人的原鄉,泉州府位於東南丘陵南部的沿海地區,而府內西北的安溪縣是唯一不臨海的縣, 也是耕地與人口最少的縣,多山,交通不便。發展較其他縣晚,自明代以後,人口增長流動,安溪縣內的農民開發邊際山林,茶,水果、藥材、並加入農產品加工、手工業,職業分工促使安溪人創造移民的良好條件,安溪人為解決人口過多,耕地不足,從清初開始有移民海外的情形,明鄭時期有安溪人移民到台灣,乾隆時期是安溪人移民到台灣的高潮。清水祖師是安溪人最主要的守護神,由於清水祖師的靈驗事蹟頗多,不但在安溪縣,就連周邊的南安、永春、惠安、德化等縣都有許多信徒,清水祖師以祈雨得雨為著名,除此之外,各地區民眾依照各自需求請祖師公香火、法水,甚至是請祖師金身回里內家中,諸如醫病、治瘟疫、降魔伏穢、驅虎、驅蝗等,清代安溪縣翰林王植在<清水岩序>中稱清水祖師為「清水菩薩」、「安溪雨師」。
1683年清朝將台灣納入治理版圖,後兩年三峽即被開墾,三峽開墾最早的紀錄是在1685年,泉州人陳瑜至今鶯歌南靖厝墾拓,而後漸及鶯歌、尖山、二甲九及三角湧附近。三峽的開發在北部台灣發展史算是早的,史料上台北平原墾荒的拓墾文件有1709年陳賴章墾號請得的「大佳臘墾荒告示」為最早。
依三峽鎮志、海山的移民開拓,相傳早在康熙二十四年(1685),古契可稽者、則以康熙五十二年(1713)的陳和議海山開闢古契為最早、至今已有二百七十餘年、三峽鶯歌方面、相傳泉州人陳瑜於康熙二十四年(1685)獲得開墾海山莊之墾照,在鶯歌石、南靖、尖山、二甲九、及三角湧附近。至乾隆初葉、泉州安溪縣人董日旭、泉州人陳金聲亦相繼入三峽、八張、中埔、礁溪、劉厝埔、公館等地開闢。橫溪方面則泉州人林姓者於乾隆初年開闢溪南莊,嗣有陳、劉、及蘇三姓來此共同開墾,至乾隆二十一、二年間,粵籍客家鍾姓、李姓者先後開闢柑園、溪墘厝、三塊厝、石頭西、崙仔及樟樹窟等地。乾隆初年(公元1736年)以後陸續有移民由南靖厝越過大嵙崁溪到隆恩埔開墾,三角湧漸成開墾中心。乾隆十七年(公元1752年)安溪人李國開、選擇在三角湧溪旁的公館尾一帶開墾。乾隆二十年(公元1755年)安溪人董日旭隨後也來開拓本地,遍及三角湧、公館尾、公館後、礁溪、八張、中埔等地,至此三角湧墾闢才真正開發。橫溪地區亦有安溪人林姓、陳姓、劉姓、蘇姓等入墾,合稱橫溪四姓入墾以及張吳文夥記之開墾樹林、柑園地方。乾隆二十一年(公元1756年)陳金定.李朝盛、董張三人倡議建造三角湧至柑園的道路,乾隆二十四年由陳金定、廖張江等續築大嵙崁經缺仔莊、中庄、橋仔頭之道路延伸至三角湧。
迨乾隆中葉(1760)年代、泉州籍安溪縣人陳、林、王、許等姓入墾。海山堡共轄十七庄,所謂海山堡係指今樹林、三峽、鶯歌及大溪四鎮地區。自古三峽、三峽、鶯歌三地區,即為所謂海山的主要地區。
乾隆三十五年(公元1770年)李朝盛等人修築三角湧至橫溪的道路。在經過漫長的時間打拼後,此時三角湧的人口已初具規模,日漸繁榮,泉州人、漳州人、客家人都有移民,其中以泉州人最多,特別是安溪縣人。來台的安溪人主要集中在現在的台北市、新北市、部分的基隆市,根據昭和元年(1926),日治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的統計,安溪人的人口數占台北州(今日的台北市、新北市、基隆市、宜蘭縣)總人口數的27.9%,而安溪人口數超過台北州總人口數的四分之一,若以縣計,台北州的安溪人口數占台北州人口數的首位,分布區域在淡水河流域一帶,從台北州內安溪人在該庄的人數來看,達一萬人以上的庄,為深坑庄、新店庄、三峽庄、鶯歌庄,四庄內安溪總人口數占台北州內安溪人總人口數比例約為25.3%。據1926年的統計,今三峽、樹林及鶯歌三鎮地區人口共三萬七千七百人,其中信仰清水祖師的福建泉州安溪縣人即佔有二萬二千三百人,約佔全住民百分之六十。
日治時期三峽庄漢人祖籍、人口統計表 1928年(昭和三年)
三峽庄 |
居民祖籍別 |
合計 |
排名 |
1
|
2
|
3
|
4
|
5
|
6
|
|
省 |
福建
|
福建
|
福建
|
福建
|
廣東
|
福建
|
|
縣州府 |
安溪
|
永春
|
三邑
|
漳州
|
潮州
|
同安等
|
|
人數 |
11700
|
2700
|
1500
|
700
|
400
|
300
|
|
比例% |
67.6
|
15.6
|
8.7
|
4.0
|
2.3
|
1.8
|
17300
|
三峽地勢由東南漸向西北傾斜,兩條主河:三峽溪和橫溪,而三峽溪自雪山山脈塔開山發端,於三峽鎮東南的熊空山附近,流貫三峽鎮域中央,繞境西邊,而於東北注入大漢溪。三峽溪與橫溪分別自東南及東面方向朝西北方奔流,在三峽的西北處會合,形成一沖積平原。三峽地理環境及自然氣候都與福建安溪相似,在安溪人移民開墾中扮演著重要的因素,由於三峽丘陵淺山、土壤、作物與安溪非常相近,地理環境優良,使得福建安溪移民以三峽為據點,三峽的開墾與淡水河流域的發展習習相關,淡水河流域是由基隆河、新店溪、大漢溪三大河系構成,其中大漢溪發源於大霸尖山,多條河流匯聚,在三峽納入三峽溪,大漢溪流經樹林、鶯歌及三峽之間,形成沖積平原,適於三峽聚落的發展。
宗教信仰對來到異鄉發展的安溪人,有著安頓內心穩定的支持力量,安溪人最主要信奉的神衹是清水祖師,清水祖師隨著移民來台灣的人數增多,村落漸次地形成後,清水祖師廟陸續在台灣各地建造出來,形成有安溪人的地方就有祖師公,同時清水祖師也成為台灣民眾敬奉的主要神祉,繼媽祖、保生大帝之後名列第三,三峽地區六成的安溪移民是信仰來自安溪縣的清水祖師,乾隆三十四年(1769)「清水巖」三峽祖師廟落成奠定了三峽地區民眾的信仰基礎。
三峽長福巖的信仰因移墾歷史因素,與三峽鶯歌地區的社會型態緊密結合。三峽地區因地屬台北邊陲,開發條件較差,原本就仰賴同籍貫群居而成的聚落來開發,而不同籍貫者常相互械鬥,安溪泉州移民為求自保,遂仰賴清水祖師的共同信仰力量,加上由這七股發展成結合地緣與親緣的字姓組織,構成為三峽祖師爺信仰圈的基礎。這些字姓組織都是三峽地方上主要家族的集合,根據民國四十五年與八十一年的戶口調查,前十大姓氏的比例都有五成以上,且姓氏變動不大,顯示出三峽是一個以血緣性為基礎的社會。基於同一祖籍與同一信仰所凝聚而成的字姓組織,成為一跨地緣姓的社會整合。
1958年及1992年(光復後)三峽區前十大姓氏佔百分比例表
年 度 |
1 |
2 |
3 |
4
|
5 |
6 |
7 |
8 |
9 |
10 |
計 |
1958 |
陳
19.2
|
林
9.5
|
劉
7.3
|
黃
6.1
|
李
5.5
|
王
5.1
|
張
4.0
|
蘇
3.8
|
鄭
3.0
|
周
2.9
|
66.4 |
1992 |
陳
15.3
|
林
8.3
|
李
6.1
|
劉
6.0
|
黃
5.2
|
王
5.1
|
張
4.5
|
蘇
2.8
|
周
2.7
|
鄭
2.2
|
58.2 |
資料來源:«三峽鎮鎮誌»三峽鎮公所
另一方面,各移民聚落逐漸發展,加上新移民不斷移入,在傳統的七大股之外形成在地的角頭祭祀組織。這些角頭祭祀組織與既有的字姓組織結合,成為維持祖師信仰的基層單位,過去以村莊為單位,今日大部分以里為單位。
本巖總幹事撰。